人民幣匯率是什麼?

人民幣匯率 大致分為二個階段即 改革開放 前的匯率和改革開放後的匯率。 1978年改革開放以前,從1949年到1952年國民經濟恢復時期,人民幣匯率不以 黃金 為基礎,實行管理浮動制, 物價 為確定匯率的依據;從1955年3月至1971年11月, 布雷頓森林體系 處於穩定時期,人民幣匯率在近16年時間內維持在2.4618元水平(1美元兌換);從1973年到1979年間,人民幣匯率只做過幾次調整,到1978年,人民幣對 美元 匯率中間價為1.684元(1美元兌換) [1] 。 改革開放 後,人民幣匯率經歷了掛牌價和調劑價的雙軌制階段、匯率並軌後的柔性盯住美元制階段、1997年 亞洲金融危機 後的剛性盯住美元制階段、2005年7月21日的匯率制度改革。

什麼是匯率?

簡而言之,匯率是國際企業和銀行將一種貨幣轉換為另一種貨幣的方式。 當一個國家的貨幣強勢時,在一個貨幣較弱的國家兌換時,會衍生更多錢。 全球市場的影響下,每個國家的匯率都是可升可跌的。

人民幣是什麼?

人民幣是中國大陸的官方貨幣。 在技術而言,元是人民幣的基本單位,但有時也可以同時被稱為人民幣。 留意不公平匯率。 銀行和傳統供應商通常會收取額外費用,這些費用會在匯率中透過提價轉嫁給你。 我們的智能技術讓我們的效率更高-這表示你會獲得更佳的匯率。 每次如是。

人民幣兌換港幣匯率與銀行的牌價有何不同?

人民幣兌換港幣匯率以中銀集團人壽不時選定的以市場為基礎的兌換率為準,可能與銀行的牌價不同。 客戶如選擇以港幣繳付人民幣保單的保費,或要求承保機構以港幣支付人民幣保單的戶口價值 / 退保價值或其他利益,可能會因匯率的變動而蒙受損失。 人民幣投資受匯率波動的影響而可能產生獲利機會及虧損風險。 客戶如將人民幣兌換為港幣或其他外幣時,可能受人民幣匯率的變動而蒙受虧損。 目前人民幣並非完全可自由兌換,個人客戶可以通過銀行賬戶進行人民幣兌換的匯率是人民幣(離岸)匯率,是否可以全部或即時辦理,須視乎當時銀行的人民幣頭寸情況及其商業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