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CPI?

CPI指的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它是反應一個地區與居民生活有關的商品與勞務價格的物價變動指標 ,以百分比表示,也是衡量通貨膨脹的主要指標之一。 它的計算方式,是各國政府機構,會依據多種商品和服務零售價格的平均變化值來計算。 每個地區採計的項目與取得數據的方式都有差異,因此不能直接拿來互相比較。 例如,美國的CPI計算是涵蓋了房屋支出、食品、交通、醫療、成衣、娛樂、其他等七大類項目的加權;台灣的CPI則總共包括395個項目群,包括食物類、衣著類、居住類、交通類、醫療保健類、教育娛樂類以及雜項類等七大基本分類。 延伸閱讀》違約交割是什麼? 付不出錢有罪嗎? 後果該怎麼補救? CPI用途是什麼? CPI與通膨的關係? CPI多少才合理?

美國cpi指數如何影響金融市場?

美國 CPI 指數如何影響金融市場? 通膨為什麼要升息? 在看完 CPI 的計算之後,相信大家對於 CPI 已經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了,接下來想要為各位說明,CPI 年增率的高低,會帶來什麼影響呢? 主要經濟體的中央銀行,例如美國聯準會,都把控製通脹作為主要的貨幣政策目標。 而CPI指數是許多央行用於衡量通脹的主要指標,因此備受金融市場關註。 若CPI劇烈變化,會大幅連動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貨幣與財政政策,各國政府會用較激進的手段來讓CPI與通膨回到正常水準,進而牽動金融與股票市場。

什麼是核心CPI指數?

核心CPI,即 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 ,便是將價格易受包括季度和氣候大幅影響的商品比CPI中剔除,被認視為能夠更準確衡量通脹的指標。 例如美國2022年6月的CPI年率為9.1%,而核心CPI年率則大幅低於此數字,僅為5.9%,這便是因為核心CPI的計算剔除了能源和食品的價格變動。 PCE指數是美國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的簡稱,中文名是個人消費支出指數,是美國特有的經濟數據,由美國經濟分析局每月公布。 自2002年起,PCE指數成為美國聯準會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進行貨幣政策決議時主要參考的通脹指標。 簡單的說,PCE指數由於剔除了能源等因素,受季度性影響更低,並且所統計的支出範圍也比CPI指數更為廣泛。

CPI跟通貨膨脹有什麼關係?

什麼是核心CPI? 它是將 食品 與 能源 這兩大類去除後的CPI數據。 有些經濟學家認為,食品與能源這兩類型的商品,容易受到異常因素影響 (像是季節),而導致價格大幅波動,會使得CPI失真。 因此在衡量CPI時,那些經濟學家認為要將食品與能源的價格去除後再判斷才會更準確。 「CPI跟通貨膨脹有什麼關係? 」 單獨看CPI指數本身的意義其實不大,那這個指數又是如何跟通膨產生連結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通膨率是如何計算的: 我們在新聞或是財經節目常聽到的「通貨膨脹率」,其實也就是「CPI年增率」,它代表的意思是,現在跟12個月之前的CPI比,是漲還是跌。 當CPI年增率越高時,代表現在物價較去年同時期還更高;當CPI年增率<0%時,則代表物價比去年同時期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