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父子偷電挖礦,判賠台電逾4200萬元
2022/11/07作者: C, Judy
隨著加密貨幣的普及,越來越多人投入挖礦事業以賺取獲利。而新北市楊姓父子3人,為了經營虛擬貨幣「比特幣」挖礦場,私接電線「竊電」,1年期間平均每天偷了台灣電力公司的11520度電,經法院判需罰賠償台電電費約 4200 餘萬元。
台灣父子為挖礦偷電1千萬度
據《三立新聞網》報導,新北一家父子3人經營虛擬貨幣礦場,取得比特幣、萊特幣,因不想要支付電費,於2018年起於桃園、新北等12處租房並私接鄰近的台電變壓器、接戶線電源,竊電以供挖礦機使用,一共偷取1千萬餘度電。
台灣電力公司發覺後報警偵辦,並打官司要求楊姓父子賠償電費。
法官指出,父子3人犯行屬實,判處父子3人需依電費均價4.07元,償還台電4200多萬元,不可上訴;此外,台電推估夏季每戶人家平均月用電約433度,父子3人所竊取的電量,可以讓百戶人家用20年。
下載Android版 | 下載iOS版 |
偷電投報率竟高達 1000%
據財經 M 平方統計的數據顯示,楊男偷電期間每顆比特幣挖礦成本落在 4500 美元至 7500 美元左右。
如果以平均值 6000 美元計算,扣掉礦機成本後,這段期間的挖礦報酬在去年比特幣達 6.9 萬美元時有超過 1000% 以上的投報率,儘管今年比特幣大幅回落,以截稿前 2.1 萬美元計算,仍有接近 250% 的投報率,更何況楊男以近乎零成本的電費挖礦長達一年之久。
因此,4200 萬的賠償金相對於楊男偷電獲得的利潤而言或許並不算巨額。

APP支持掃碼下載
- 協議聲明
快速鏈接
風險提示:數字資產交易是一個新興產業,存在光明前景,但正因為屬於新事物,也蘊含巨大風險。特別是在槓桿交易中,槓桿倍數既同步擴大了盈利也同步放大了風險,請您務必對此行業、槓桿交易模式、交易規則等相關知識有充分了解後再參與。並且我們強烈建議您,在自身能夠承擔的風險範圍內進行交易。交易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全球運營最久的交易所,穩健運營12週年 © 2011-2023 BT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