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慘保單!6家產險因防疫保單慘賠2116億又被罰
2023/01/18作者: C, Judy
防疫險堪稱史上最慘的保單!在 2022 年,防疫險鉅額理賠讓產險公司慘賠 2116.45億元,然而,金管會17日仍宣布宣布對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國泰世紀產、富邦產、中信產、兆豐產及和泰產等六家公司,因開辦防疫險未落實風控,各開罰180萬元,6家產險共被開罰1080萬元。
6家產險因防疫險被罰1,080萬元
2022年4月初隨著Omicron疫情爆發,防疫保單也掀起搶購潮,握有防疫保單的保戶們開始湧進醫院搶開診斷證明,保單亂象就此上演,金管會後續出動對產險公司進行專案金檢。
17 日,金管會6家產險因防疫險風險控管缺失,各開罰180萬元,包含新安東京產、國泰世紀產、富邦產、中信產、兆豐產、和泰產,6家產險共被開罰1080萬元。
該裁罰案由保險局局長施瓊華今親自宣布,施瓊華表示,銷售前中後機制有嚴重缺失,但陳述意見出去後,公司都已經由提改善意見,確實有檢討商品報送中過去沒做好地方要怎麼做,裁罰不是最後目的。且保險公司在一年來銷售這麼多防疫險,盡到履約責任,股東也盡力增資,以達到善盡社會責任,因此斟酌減少裁罰金額。
下載Android版 | 下載iOS版 |
台灣用戶專享優惠活動(10,055 USDT 交易大禮包) <<<< |
防疫險之亂的六大缺失
這六家產險公司是承保防疫險量最大的六家業者,保險局在抽查保單及金檢後,確認其有六大缺失,分別是:
一、是防疫險銷售前未能充分辨識法定傳染病的風險特性;
二、是沒有合理評估銷售限額與訂定預警值;
三、是未落實對個別被保險人進行核保評估,即有些保戶一人投保多張且極高額保障;
四、是部分公司保費收取僅參考未發展完全損失經驗,未妥適建立與執行風險控管機制;
五、是銷售中未能及時因應外部情勢變化,重新檢討評估風險管理計畫及自留風險,並採取措施;
六、是保險商品評議小組與管理小組會議未充分發揮評估控管風險功能。
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這六家公司有做到三件事,一是提出具體內控改善措施,並積極執行;二是持續依保險契約履行保險責任,維護保戶權益;三就財務影響陸續增資,有發揮安定社會的功能,因此是以最低罰鍰60萬元的三倍開罰。
防疫險已理賠近2,000億元,損失創產險史上最大
根據保險局統計到2023年1月2日,產險業防疫險已理賠逾410.7萬件,理賠金額逾1,693億元;另疫苗險已理賠逾101.7萬件,金額423.3億元;若扣掉居家照護約賠100億元,確診的定額給付應也有300億元以上,亦即產險業在廣義防疫險理賠上已承擔近2,000億元,且很大部分都是自留,沒有再保公司分擔,損失創產險史上最大。
施瓊華指出,2022年1月及2月疫情就已出現傳染率高但多是輕症的情況,防疫險原本設計以重症為主,若輕症居多,費率就應調整,或由原先定額理賠改為實支實付。二是有些公司接到再保通知不再續保或一開始就根本沒有再保,公司卻沒有評估風險胃納量及風險承受量,即外在有跡象時未能即時調整商品及停售,或對風險對稱性作檢討。
因此,保險局是針對商品設計、及銷售前中後端風控開罰,並沒有針對核保及後續理賠開罰。施瓊華強調,後續若沒有其他變化,將不再針對防疫險開罰。
下載Android版 | 下載iOS版 |
台灣用戶專享優惠活動(10,055 USDT 交易大禮包) <<<< |
產險業者從憤怒到無奈
不過,有產險業者私下無奈表示,「如果保險局需要對社會交代,我們也只好認了。」,從事後的角度挑毛病,當然可以挑出一些毛病,這個公司不會否認,各家既然都已經賠好幾百億了,有差那180萬的罰單嗎?但針對保險局要求,公司須議處失職人員回報給保險局,業者則認為,真的不夠厚道。
其實不用保險局要求,不少產險業為了向股東交代早已啟動究責,不少產險公司的高層、主管人事紛紛出現異動。
只不過,時至今日,業界普遍還是認為,當時為了賣這張保單背後主要是因為有政府「強力建議」的因素介入,但現在卻回頭開鍘產險公司,讓產險業者表示:「只有無言兩個字!」,從一開始的憤怒,到現在只剩下無奈,業者說,「現在越講只會讓自己越生氣而已,只盼事件盡快畫下句點,大家能夠重新開始。」
至於有關保經代公司偽照保戶簽名的部分,金管會也表示,等到10家陳述意見回覆後整理之後,將會做後續的處理。
在 BTCC 開啟投資理財旅程
更多投資理財的資訊請看:
2023台灣股市時間丨台股交易(開盤/收盤/夜盤)、收市時間一覽
外匯保證金交易平台怎麼選?2022台灣外匯交易平台排名及推薦
股價淨值比PBR是什麼?如何計算?多少合理?如何用PBR選股?
股東權益報酬率ROE是什麼?公式為何?如何用 ROE 選股?
2022港股交易時間及規則懶人包,一文了解港股開市、休市及玩法

APP支持掃碼下載
- 協議聲明
快速鏈接
風險提示:數字資產交易是一個新興產業,存在光明前景,但正因為屬於新事物,也蘊含巨大風險。特別是在槓桿交易中,槓桿倍數既同步擴大了盈利也同步放大了風險,請您務必對此行業、槓桿交易模式、交易規則等相關知識有充分了解後再參與。並且我們強烈建議您,在自身能夠承擔的風險範圍內進行交易。交易有風險,入市須謹慎!
全球運營最久的交易所,穩健運營12週年 © 2011-2023 BTC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發表評論
您的電子信箱地址不會被公開。必填項目已標記為*
內容
名字
信箱